鄭州經貿學院土木建筑學院“砼心筑夢·向未來”社會實踐團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引導廣大黨團青年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使當代大學生更好的深入農村、服務農村。于2022年6月30日至7月3日前往開封市蘭考縣東壩頭鄉張莊村進行實地調研學習、黨史宣講、助推美麗鄉村建設等“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開封市蘭考縣東壩頭鄉張莊村在鄉村經濟發展中,黨員干部敢于創新、艱苦奮斗,為響應國家全面脫貧口號,根據鄉村實際情況,黨群服務中心帶領村民開展了鄉村特色旅游項目,又在其中發展出鄉村特色民宿、鄉村特色美食等項目。為鄉村的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讓青年學生感受到中國人民敢于創新、敢于奮斗的精神,展現了我國農村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和美好愿景。
參觀紅色基地 學習焦裕祿精神
6月30日,實踐團隊來到張莊村。實踐團按計劃首先對四面紅旗紀念館、焦裕祿紀念林、焦裕祿精神教育體驗基地等紅色教育基地進行參觀。四面紅旗來源于焦書記當年在治理三害的過程中樹立的四個榜樣,分別是秦寨的決心、趙垛樓的干勁、韓村的精神和雙楊樹的道路。在四面紅旗紀念館里,張歡玲老師向我們詳細講解四面紅旗的由來,以及當年治理三害的先進事跡,并號召同學們向先輩們學習。今年正值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建團100周年、焦裕祿同志誕辰100周年,在焦裕祿精神教育體驗基地中的愛國主義教育展區,結合展板,張歡玲老師講述“弘揚焦裕祿精神”主題團課、“四史”課,向同學們講述焦裕祿的先進事跡和焦裕祿精神的內涵,叮囑同學們要深刻領悟學習黨的偉大精神并付諸于實踐,要求土木建筑學院的青年學子,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合格的共青團員。
圖為實踐團隊參觀四面紅旗紀念館。通訊員徐曉鑫 供圖

鄉村觀察 調研發展成就
7月1日,在張莊村黨群服務中心,實踐團與村支書開展了學習交流座談會,村支書向實踐團介紹了當地的精神傳承、脫貧攻堅、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精神文明建設等基本發展情況,同時,也指出當前發展中存在著受疫情影響鄉村旅游業萎靡、產業受發展方向、資金等限制而發展不足等問題,希望找到解決之路。會上,實踐團也深思鄉村振興戰略應如何繼續推進、鄉村產業應如何發展等問題并與村支書進行學習交流。
會后,在村干部的帶領下,實踐團實地考察了張莊村發展歷程展覽館、習總書記在張莊村開會的會址、幸福路、特色產業基地、特色房屋建筑,觀察張莊村是如何從一個“三害”肆虐、遠近聞名的貧困村發展為如今的“幸福張莊”,實踐團隊也從中認真感悟,感受張莊村的巨大變化以及發展
成就,堅定鄉村發展自信,同時結合專業所學,汲取建筑靈感。
圖為實踐團體驗牛畜養殖、感受現代化養殖的全新體驗。通訊員 徐曉鑫 供圖
基地掛牌 助力鄉村振興
實地參觀后,實踐團與張莊村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掛牌儀式。共建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目的是依托學校的豐富教育、科技和人才資源長期助力張莊村鄉村振興。張莊村實踐基地的建立是學校扎實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一個縮影,并且我們希望借此機會與張家莊實踐基地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兩地互相交流、溝通,共同構建一個積極向上、跟緊黨的腳步的“合作共同體”。
推普學歌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7月2日,實踐團按計劃在桐花書館開展標準普通話的學習宣傳活動。團隊成員根據當地小朋友朗讀的普通話標準程度以及生字詞掌握情況,進行幫助指導。教唱紅色歌曲,希望歌曲的傳唱,能夠鼓勵小朋友們好好學習,長大后為祖國做出大的貢獻,也寄希望于當代的青年學子樹立理想信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助推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圖為實踐團教小朋友學唱紅歌。通訊員 徐曉鑫 供圖
圖為實踐團推廣普通話。通訊員 徐曉鑫 供圖
空調清洗 弘揚志愿服務精神
7月2日下午,土木建筑學院實踐團延續在校期間的特色活動——空調濾網清洗,來宣傳“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實踐團成員利用線下培訓、微視頻等形式,了解并學習如何清洗空調濾網,并為張莊村黨群服務中心及村民的空調進行了濾網清洗,從而降低空調運轉成本村民享受更加健康清新的空氣,同時學院學子也通過此次實踐活動,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升了他們的專業能力。
圖為實踐團在村民家清洗空調。通訊員 徐曉鑫 供圖
問卷調研 繪制建筑設計圖
實踐團在村干部溝通協調下,結合實踐團土木建筑學院的專業特長,對當地特色房屋的設計特點、設計理念、配套設施、居民居住的滿意度等進行了線上問卷調查。
根據雙方商討,結合張莊村美麗鄉村建設的需要,實踐團返回后,分年級分專業推進建筑方案設計工作,目前實踐團建筑學專業同學已在建筑學教研室秦楠老師的指導下完成日間照料中心建筑設計工作,土木、建環專業同學正在完成專業相關圖紙,造價專業同學將在造價教研室徐暢老師指導下進行日間照料中心工程建筑的預算工作。
圖為實踐團為村民制作建筑設計圖。通訊員 徐曉鑫 供圖
環境保護 黃河沿線學習
7月3日,實踐團跟隨習總書記的足跡來到了黃河沿岸漫步在習近平總書記曾走過的道路,看著曾經荒蕪的泥灘今已布滿植被,曾經裸露的黃土山今已披上綠衣,實踐團真切的感受到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黃河治理從被動到主動的歷史性轉變。實踐團結合夏季高溫帶來的溺水事件頻發,在黃河沿線向經過的路人分發防溺水小知識宣傳單,對防溺水知識進行宣傳。
圖為實踐團進行溺水小知識宣傳單分發。通訊員 徐曉鑫 供圖
實踐團繼續追隨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來到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黃河的地點。通過實地調研考察,實踐團成員深刻體會到只有加大黃河保護力度,才能更好的保障沿岸城鎮及人民的安全穩定、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沿岸經濟社會的發展。
圖為實踐團討論黃河沉降。通訊員 徐曉鑫 供圖
最后,實踐團成員與張莊村領導班子合影留念,本次社會實踐調研出村民堅定對鄉村經濟發展的美好勢頭和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實踐團感受到國家政策對鄉村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黨群服務中心領導班子合照。 通訊員 徐曉鑫 供圖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