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的和要求
掌握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預見未來社會的科學立場和方法;把握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共產主義社會基本特征的主要觀點;深刻認識共產主義社會實現的歷史必然性和長期性;樹立和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積極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
一、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共產主義社會的展望
1.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展望未來社會的科學立場和方法
在展望未來社會的問題上,是否堅持科學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是能否正確預見未來的基本前提,也是馬克思主義與空想社會主義的根本區別。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站在科學的立場上,提出并自覺運用了預見未來社會的科學方法。
這些方法是:其一,在揭示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基礎上指明社會發展的方向。其二,在剖析資本主義社會舊世界中闡發未來新世界的特點。其三,立足于揭示未來社會的一般特征,而不作空想的詳盡描繪。其四,堅持發展觀點,把對未來社會的科學預見看做是一個不斷豐富發展的認識過程。
2.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勾畫的共產主義宏偉藍圖
物質財富極大豐富,消費資料“按需分配”。
社會關系高度和諧,人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
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人類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飛躍。共產主義社會將是一個在更高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和前進的社會。它不是人類歷史的終結,而是人類自由自覺歷史的開端。
二、共產主義社會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1.實現共產主義是人類最偉大的事業
實現共產主義是無產階級解放斗爭的最終目標,也是工人階級政黨奮斗的最高綱領。
實現共產主義是全人類解放的根本體現。
2.實現共產主義是歷史發展規律的必然要求
共產主義理想是能夠實現的社會理想。共產主義理想的實現不靠什么神秘的力量或奇跡,而是靠社會的發展,靠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下的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
共產主義理想的實現是歷史規律的必然要求。共產主義理想一定會實現,是以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以及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發展為依據的。
社會主義運動的實踐,特別是社會主義國家的興起和不斷發展,已經并正在用事實證明著共產主義理想實現的必然性。從一定意義上講,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本身就是共產主義理想實現的必然性證明。
共產主義實現的歷史必然性中包含著人的努力奮斗。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和最后實現共產主義的歷史過程,離不開工人階級及其政黨的自覺能動性,離不開社會主義國家的建設事業,離不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
3.實現共產主義是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
共產主義一定要實現,共產主義一定能夠實現,但是,共產主義的實現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
社會主義社會的充分發展和向共產主義社會過渡需要很長的歷史時期。
當代資本主義的衰亡和向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轉變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正確理解“兩個必然”和“兩個決不會”的關系。馬克思論述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兩個必然”,同時也提出了“兩個決不會”,即,“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
“兩個必然”和“兩個決不會”是對資本主義滅亡和共產主義勝利必然性以及這種必然性實現的時間和條件的全面論述。前者講的是資本主義滅亡和共產主義勝利的客觀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而后者講的是這種必然性實現的時間和條件。全面準確地學習和把握“兩個必然”和“兩個決不會”,既有利于人們堅定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共產主義必然勝利的信心,同時也有利于人們堅持科學態度,充分尊重客觀規律,腳踏實地地為共產主義的實現而奮斗。
三、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中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
1.社會主義是走向共產主義的必由之路
實現共產主義不能超越社會主義發展階段。正確把握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關系,一方面必須看到二者在性質上的一致性,看到它們同屬一個社會形態;另一方面也要看到這兩個階段在發展程度和成熟程度上的重大區別。建設社會主義是一個長期的艱苦的過程,試圖跳過社會主義階段而直接進入共產主義社會,是不可能實現的。而試圖人為地縮短社會主義時期,急于向共產主義過渡,不使社會主義有充分的自我發展,則是有害的。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華民族走向共產主義的必由之路。當代中國應當走符合自己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經過長期的探索,我們已經找到了這條道路,這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
我國現在尚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貫通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全過程。
2.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定共產主義必勝的信念。共產主義理想是中國革命勝利的強大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牢固地樹立和堅定共產主義必勝的信念,來自于對實現共產主義客觀必然性的正確認識。
對于實現共產主義客觀必然性的正確認識的掌握,要求我們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樹立和追求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要體現在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實際行動中。當前,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而奮斗,就集中體現在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斗。
大學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肩負著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
思 考 題
1.歷史上有許多思想家,特別是空想社會主義者,對未來理想社會作過描繪,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共產主義理想社會的展望與以往這些描繪有何本質區別?
2.既然共產主義理想的實現是歷史的必然,為什么又要人們去努力追求?既然共產主義的最終實現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為什么又說“共產主義渺?!闭撌清e誤的?請用馬克思主義的辯證觀點予以正確解答。
3.有人說:“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只能講樹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不應提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否則就是脫離實際?!闭堄霉餐硐牒瓦h大理想的關系來分析評論這一觀點。
4.如何在大學生活中體現自己的理想信念追求?個人理想如何才能與社會理想一致起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