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的和要求
本門課程主要是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教育,幫助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觀察分析問題,為學生樹立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自覺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做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扎實的思想理論基礎。
緒論要求從總體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馬克思主義,認識馬克思主義作為時代的旗幟并永葆科學青春的奧秘所在,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體系、基本特征和理論品質,弄清學習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意義,堅持運用理論聯系實際的根本方法學習馬克思主義。
一、什么是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是由馬克思、恩格斯創立和后繼者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的觀點和學說的體系。它以世界的本質及其發展的一般規律為根本研究對象,是關于世界的普遍本質及其發展的一般規律的科學,特別是關于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資本主義發展和轉變為社會主義,以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發展普遍規律的科學。馬克思主義同時又是一種意識形態,即現代無產階級的意識形態,它一方面是現代無產階級的根本利益和革命運動的反映,另一方面又是為實現無產階級根本利益服務的,是無產階級及其政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
二、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1.馬克思主義是時代的產物
馬克思主義產生于19世紀中葉自由資本主義時代,產生于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特定的階段——機器大工業的社會化生產的新的階段。
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成熟和基本矛盾的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最根本的社會經濟根源。1825年以來資本主義世界爆發的周期性經濟危機表明,資本主義制度并不能保證社會生產力的充分發展,相反,這種生產力正在起來反抗束縛它進一步發展的生產關系,反抗作為資產階級及其統治的存在條件的所有制關系。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提供了社會經濟條件。
無產階級的發展壯大及其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是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階級基礎。19世紀30年代以來,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矛盾在西歐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中開始上升到了首位,已經逐步上升為社會的主要矛盾,工業無產階級已成為歷史發展的偉大動力。無產階級需要科學的理論。這是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時代、實踐和階級基礎。
2.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實踐和對人類文明成果的繼承與創新
馬克思、恩格斯成為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創立者,與他們個人的主觀條件即與他們兼有“學者和革命家的品質”是分不開的。他們與同時代的人相比,具有雙重的優點:比起工人活動家,他們具有高度的理論素養;比起其他理論家,他們又具有強烈的實踐愿望。理論和實踐的雙重探索,使他們實現了由唯心主義到唯物主義、由革命民主主義到共產主義的革命性轉變。他們從批判舊世界中發現新世界,解決了無產階級和勞動群眾所面臨的時代課題,創立了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是在吸收人類幾千年來思想和文化發展中的一切優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繼承、吸收人類19世紀所創造的優秀成果——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法國及英國的空想社會主義和法國歷史學合理成分的基礎上,在揭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本質和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在總結工人階級斗爭實踐經驗基礎上創立和發展起來的。
19世紀40~60年代,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了前人的成果,創立了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在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論兩大發現的基礎上創立的科學社會主義,揭示了資本主義時代無產階級革命和解放的根本性質和歷史使命。馬克思主義對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對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以及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趨勢的科學論述,實現了人類思想史上的偉大革命。馬克思主義是世界文明大發展的結晶,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體系贏得了世界歷史性的意義。
3.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中不斷發展
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中產生,并在實踐中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從《共產黨宣言》的發表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表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發展是一個一脈相承、與時俱進的歷史過程。馬克思和恩格斯在世的時候就從來沒有停止對自己理論的豐富和發展。他們逝世以后,列寧等后繼者在新的條件下一直繼續著發展馬克思主義的事業,并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貢獻,把馬克思主義不斷提升到新的水平。
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產生以來獲得新發展的最重要和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論成果。這些科學成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和社會主義事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指導。
三、馬克思主義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
馬克思主義從產生到發展,表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這種強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內容本身所體現的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馬克思主義是完備而嚴密的科學理論體系。
1.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理論特征
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理論特征。第一,它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與方法論,它把偉大的認識工具給了人類,特別是給了工人階級。第二,它是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體系的基礎,并貫穿和體現于馬克思主義的全部學說和實踐活動之中。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原則,以及它對經濟事實的分析同它的全部結論之間,在理論上和邏輯上是嚴密的、完整的、一貫的,它們相互聯系、相互滲透,構成統一的馬克思主義學說,是一個有內在聯系的、完備而嚴密的科學理論體系。
2.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政治立場
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一切理論和奮斗都致力于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政治立場。第一,這是由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本性決定的。馬克思主義是在無產階級革命實踐中產生、發展起來的,是無產階級的階級立場和根本利益的科學表現,是無產階級解放條件的理論概括。鮮明的階級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特性。第二,這是由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決定的。無產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第三,是否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是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分水嶺,是判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一切理論和奮斗都致力于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先進性的重要體現。
3.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是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既是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路線,又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精髓、理論品質和活的靈魂。這一概括,是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的重大理論貢獻。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本質要求。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必須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是近160年來馬克思主義始終保持蓬勃生命力的關鍵所在。
4.馬克思主義最崇高的社會理想
實現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共產主義社會,是馬克思主義最崇高的社會理想。
以上四個方面相互聯系、內在統一,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嚴格的科學性和徹底的革命性的高度統一。把握這四個基本方面,就從總體上把握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體系。
四、努力學習和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全國各民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任何時候都要堅持,否則我們的事業就會因為沒有正確的理論基礎和思想靈魂而迷失方向,就會歸于失敗。這就是我們為什么必須始終學習和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道理所在。
1.在理論與實際結合中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
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堅持學習理論和指導實踐相結合,在學習運用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是我們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基本要求。學習理論、武裝頭腦要做到:第一,掌握其基本原理及其科學體系,掌握其精神實質,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指導實踐。第二,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精神,弘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第三,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把對馬克思主義的堅持與發展統一起來,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
2.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行動的指南
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目的在于應用。大學生必須自覺地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要努力做到:第一,在思想上自覺地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確立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信念,堅定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第二,不斷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自覺抵制各種不良思想文化的影響,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第三,不斷增強服務社會的本領,自覺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
思 考 題
1.結合我們的學習談談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歷史必然性及在當代的適用性。
2.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是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
3.結合馬克思、恩格斯對待自己理論的態度,談談我們對待馬克思主義應有的科學態度,怎樣才能把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統一起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